Skip to main content

隨著春天漸漸進入夏天,天氣也變得越來越悶熱,各種皮膚毛病自然跟著增多,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最近門診詢問度特別高的「汗皰疹」吧!

【什麼是汗皰疹呢?】

汗皰疹與流汗無關,也不是皰疹,而算是濕疹的一種,好發在手掌、腳掌或手指、腳趾的側面,以細小、散在或成串的透明小水泡來表現,除了奇癢無比,還容易反覆發作又難以根治。

常見的病程變化,一開始多以皮癢、紅疹、水泡這三大特點來表現,之後到了慢性期,漸漸轉變成脫皮、皮膚粗厚、乾裂,嚴重甚至出現類似富貴手的疼痛感。

【為什麼會長汗皰疹呢?】

汗皰疹的確切病因眾說紛紜,目前仍未有明確的定論,除了與患者本身體質有關,情緒、壓力、熬夜、作息不正常等都是可能的誘發因子。此外汗皰疹對濕度變化特別敏感,因此梅雨季或季節交替,尤其春天轉入夏天之際,都是其好發的時機,加上台灣天氣格外濕熱,患者數量相對更多。

較新研究也指出,汗皰疹與部分重金屬如鎳、鈷、鉻過敏有關,患者可能因吃了某種食物,接觸某特定環境或配戴某些金屬飾品時,造成汗皰疹特別容易發作。建議此類患者,除了平時多注意自己吃了哪些食物特別容易誘發外,也可嘗試減少或避免攝取以下這些含鎳、鈷、鉻的食物,如可可、巧克力、豆類、燕麥、堅果、杏仁、肝臟、甲殼類和罐頭食品,並少配戴金屬成份不明的耳環或項鍊等。

【是不是手汗腳汗,讓我長了汗皰疹?】

再次強調,汗皰疹雖然有個汗字,但與流汗或汗腺異常都沒有直接相關。

的確有約10~30%的汗皰疹病人,同時合併手掌或腳掌多汗症,但原因並非單純流汗所致,而是因多汗症患者手掌和腳掌的小汗腺相對一般人來的多,因此若吃到了某些過敏物質,身體要將這些過敏物質從手腳掌上的小汗腺代謝排出時,過敏物質接觸到的膚表面積,自然比汗腺少的人來得大,也因此間接產生汗皰疹的機會比一般人來得高。

【中醫祛濕 提升體內代謝力】

中醫認為汗皰疹與體內過多濕氣的滯留有關,而濕氣的滯留則來自於身體代謝水分的臟腑機能衰退,其中因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,不是狼吞虎嚥就是三餐不定,加上愛吃寒涼冰品,脾胃功能不佳的族群佔了最多數。

脾胃功能不佳,腸胃道機能自然低下,食物與水份無法被充分吸收、消化和運送,停留體內久了,便累積形成濕氣。此時若又恰巧遇到季節變化,氣候轉為濕熱,或熬夜壓力火氣大,濕熱夾雜,皮膚症狀必定更加嚴重。

因此中醫首要調理脾胃,以袪濕為第一優先,同時幫助身體慢慢恢復原有的新陳代謝狀態,並根據患者個人體質差異,可能偏寒;可能偏熱;或可能偏虛,給予適當的治療方式。

【良好作息 飲食忌口 和汗皰疹說掰掰】

汗皰疹就如同其他眾多的皮膚毛病,配合良好作息,加上飲食忌口,才是讓皮膚能夠持續穩定進步的重要關鍵。

  1. 養成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或晚睡;並保持運動習慣,適當抒發壓力,減少過度的情緒波動。
  2. 少吃甜食、冰品、生冷食物和性質寒涼的水果,如瓜類、鳳梨、火龍果、奇異果、小番茄等,以免加重體內濕氣累積。
  3. 避開發物,如堅果、花生、芒果、巧克力、起司、香菇、竹筍、啤酒、蝦蟹、鴨肉、鵝肉等,容易誘發皮膚搔癢的食物。
  4. 減少雙手碰水或洗手頻率,盡可能不要使用清潔劑,若非不得已則應戴上手套,保護雙手。此外多擦護手乳或護手霜,可助於皮膚的保養與修復。

Leave a Reply